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新能源加快替代传统能源。多位代表委员建议,加速推进国家新能源大基地建设,探索绿电就地消纳新模式,加快“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体系建设。构建链主企业引领的生态治理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优化峰谷电价机制,完善储能安全评估体系,提升用户侧储能装机占比。强化政策引导,通过项目审批、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加大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创新用能方式,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宝丰集团董事长党彦宝在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表示,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依托科技创新,推动技术迭代、装备升级、原料和能源清洁替代,用新动能替代旧动能。
党彦宝表示,在“双碳”目标引领下,能源绿色是大势所趋,必须加快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新型工业化注入强劲新动能。要加速推进国家新能源大基地建设,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大支持企业创新用能方式,用绿电生产制造材料、设备等,推动新能源全产业链全过程零碳发展。同时,进一步推动“绿电直供、绿电认证”等具体政策落地,支持探索绿电就地消纳新模式,加快“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体系建设,为新型工业化提供绿色能源。
党彦宝建议,从政策层面继续支持有实力的先进企业,创新探索新能源与传统化工产业融合协同发展,用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从源头进行绿色替代、节能减排,实现以“新”换“煤”、减碳增效,促进工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党彦宝认为,在沙漠戈壁等地区推进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还能起到防治沙化等作用,发展出“光伏板下栽枸杞”等绿色农业模式,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共赢。
要建设好新能源基础设施网络,加大力度支持能源企业向下游高附加值精细化工领域延伸,在新型节能降耗、循环利用、低碳环保等方面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积极探索新能源与传统化工产业协同创新发展。
发展新能源离不开储能的支撑。党彦宝认为,要围绕新能源大基地建设,强化政策引导,大力支持企业全产业链发展新型储能,优化储能运行商业模式,运用市场化手段实现精准配储;推广“政府+企业”共享储能等新商业模式,保障储能行业收益,促进新型储能低成本扩容、高比例配置,助力国家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
他认为,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广泛开发应用绿色技术、绿色原料、绿色产品,不断做大做强做优做长现代煤化工上下游产业链,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高附加值精细化工领域拓展延伸。深度挖掘新质生产力,为新型工业化牢牢守住能源安全底线。
党彦宝建议,加大力度支持宁夏宁东、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新疆准东等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发展煤基循环经济全产业链,支持行业领军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一批“链主”企业,示范带动现代煤化工绿色变革。
“绿色甲醇前景广阔。不过,当前行业缺乏统一、清晰的认证标准,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全国代表、悦达集团董事长张乃文近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绿色甲醇是一种碳中性或负碳排放的清洁能源,对能源、化工、交通等领域实现减碳目标具有重要作用。绿色甲醇市场空间较大。机构预计,到2050年全球甲醇产量将达到5亿吨,其中绿色甲醇达3.85亿吨。
“我国绿电资源和生物质资源禀赋得天独厚。绿电制绿氢并耦合二氧化碳制绿色甲醇,不仅能解决绿电规模化消纳问题,还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生物质废弃物制备绿色甲醇,则能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降低环境污染。”张乃文表示,目前国内对绿色甲醇的定义还没有明确,尚未形成成熟统一的绿色甲醇认证标准体系。“推动国内绿色甲醇产业链健康发展,并实现稳健的国际贸易合作,构建一套既符合国情、又接轨国际的绿色甲醇认证标准体系尤为重要。”
张乃文建议,由工信部、生态环境部等政府部门牵头,组建相关专家团队,由相关权威机构负责协调标准化工作。具体包括:跟踪了解国际绿色甲醇相关标准和指导文件,分析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绿色甲醇定义、技术指标、生命周期评估方法;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确定我国绿色甲醇的定义边界,明确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要求以及环保性能指标,并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
张乃文同时建议,由专家团队组织制定绿色甲醇团体或国家标准,明确具体的技术参数、测试方法、认证流程等,并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第三方认证机制,加强对绿色甲醇认证市场的监管,同步推进与国际认证机构的合作,推动国内外绿色甲醇认证标准互认,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生产和使用符合绿色甲醇认证标准的产品。
今年期间,全国代表、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光伏产业高速发展,并成为中国制造“新名片”。当前,光伏产业亟需从“铺摊子”转向“上台阶”的发展模式。建议以构建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态圈为抓手,促进各环节和主体良性竞争、有序互动,共同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
高纪凡表示,构建链主企业引领的生态治理体系,有助于产业从无序扩张向良性迭代转变,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产业迭代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他建议,工信部牵头制定光伏产业长期发展规划,构建3至5个由链主企业引领、包含产业链上下游核心企业的光伏产业生态圈,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在上下游协调、创新引领方面的优势,良性竞争促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高纪凡建议,主管部门研究并出台相关管理办法,有序引导光伏企业通过收并购、联合创新、专利联盟、交叉持股等方式,增强产业生态圈内部以及生态圈之间的协同和凝聚力;出台政策鼓励链主企业带领生态圈聚焦前沿科技创新、国际标准制定、全球产能布局等,持续筑牢中国光伏产业高地,力争孵化培育一批中国光伏企业成为世界500强。
高纪凡表示,要素投放的精准程度会影响经济社会运转、发展效能。高质量发展需要构建更加有效的要素配置环境,需要工信部等主管部门与产业主体形成一盘棋,通过生产要素的合理调度引导产业有序发展。
高纪凡建议,由工信部牵头构建要素统筹管理机制,行业主管部门与光伏产业生态圈加强沟通交流,以全局观配置核心要素,引导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包括根据技术水平与生产管理效能进行融资优先排序,加大科研领军人才引进与培育力度,完善优质企业税费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综合运营成本;在供应链整合方面,为链主企业协调产业链资源,开通绿色通道,完善配套支持。
此外,他建议,鼓励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配置储能以及独立储能建设,进一步完善电网调度机制,充分发挥源网荷侧的储能作用;进一步完善新能源、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机制,通过容量电价机制、现货、辅助服务等方式,保障新能源配储、独立储能成本疏导和相应收益。
“发展用户侧储能,具备较高的经济价值,可通过峰谷价差套利等方式实现高效用能和成本控制。”全国代表、泰和新材董事长宋西全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提升用户侧储能经济和社会效益,可有效引导储能及配套设施建设需求释放。
当前,我国储能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但“从应用分布来看,储能装机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发电侧和电网侧”。宋西全介绍,在2023年中国新增新型储能项目应用装机中,发电侧占比41%,电网侧占比56%,用户侧占比仅为3%。
宋西全认为,发展用户侧储能,具备较高的经济价值。提升用户侧储能经济和社会效益,可有效引导储能及配套设施建设需求释放,帮助用户在电力市场提高竞争力。
目前,人工智能的能源消耗占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3%左右,预计到2025年人工智能将消耗15%的全球电力供应。“算力和电力的协同布局,尤其是用户侧储能提前规划,有助于提高电力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比例,为人工智能等能源密集型技术发展提供支持。”宋西全表示。
“用户侧储能的应用场景包括单配置储能、光储一体、微电网等,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定制化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宋西全介绍,通过多种渠道,如峰谷价差套利、能量时移、容量电费削减、电力现货交易和电力辅助服务等,可以回收投资成本并创造收益。
为进一步加快用户侧储能健康发展,宋西全提出,进一步优化峰谷电价机制,建立尖峰电价机制,为用户侧储能提供更大的峰谷价差空间,提高收益。
宋西全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出台政策,解决中小型储能设施并网供电的管理和技术问题,使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乃至新能源汽车(作为储能电池)能够接入电网,鼓励储能设施在用电高峰期释放电能,减轻电网压力。
宋西全表示,应制定涵盖系统、组件、电源管理、运维等全链条的安全规范和标准,建立完善储能安全评估体系,对储能设备、材料和系统进行全面准确的安全评估和认证。通过项目审批、专项研发资金引导龙头企业加大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打造安全先进的储能解决方案。“从国家层面设立用户侧储能专项资金,为重大项目实践创新提供支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引导、带动中小企业积极参与用户侧储能项目建设。”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马群科技园金马路5号
邮编:210049
电话:(025)84350035 84361199
传真:(025)84351829
客服热线:8008281106 (025)84352391 13770730358(24小时)
E-mail:sales@xzxa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