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为:以2023年年末总股本2,590,541,8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0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股利388,581,270.00元,未分配利润余额4,535,480,263.67元结转下一年度。不送红股,不进行公积金转增股本。
公司主要经营以煤炭开采、煤炭洗选和火力发电为主的能源项目,对外销售煤炭和电力;公司业务涉及煤炭和电力两个行业。
2023年,国内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46.58亿吨,累计同比增长2.9%,动力煤商品煤产量约37.0亿吨左右,增速3.0%。安徽省累计生产原煤1.12亿吨,日均产量约31万吨。2023年,我国共进口煤炭4.74亿吨,同比增长61.8%,其中动力煤约3.7亿吨,同比增加1.4亿吨,创历史新高。国内煤炭市场总体较好,需求端电煤需求表现较强,非电用煤边际改善。2023年煤炭消费呈明显增长态势,电煤需求表现较强。
电用煤方面:2023年我国动力煤商品煤消费量40.0亿吨,同比增长5.3%。其中,电力行业消费增速较快,同比增长6.0%。一方面疫情过后第三产业用电带动整体用电量维持较快增长,另一方面2023年受蓄水不足、降水偏少等因素,1-7月水电发电量同比偏低,煤电兜底保供作用凸显。2023年,全国累计发电量同比增长5.2%。其中火力发电量同比增长6.1%;水力发电量同比下降5.6%,风电、太阳能保持较快增长。
非电用煤方面:2023年我国化工用煤保持高位,同比增速为4.6%,尤其下半年,随着煤化工产品价格上行,下游终端主动补库,在电煤需求淡季对动力煤消费产生较大支撑。但下半年以来炼焦煤市场与动力煤市场走势出现明显分化。动力煤市场价格总体表现为波动上行;国内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2.9%,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煤炭比重提高0.2个百分点,煤炭消费量增长4.3%。煤炭稳产增供工作成效显著,全国煤炭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市场经历了国际能源危机、极端高温干旱气候、需求超预期释放等多重不稳定因素叠加影响,煤炭企业深入落实能源保供责任,加快释放煤炭先进产能,产销量快速增长;煤炭进口降幅收窄,社会存煤水平显著提升,煤炭市场供需基本平衡。
地理区域上,煤炭产能主要集中在晋陕蒙新地区,运输方式以铁运、水运为主。公司所处安徽地区煤炭产能集中在两淮四大煤企,生产规模比较稳定,随着全国范围内铁运、水运条件的优化完善,晋陕蒙新销往华中、华东地区的运输成本将显著下降,将引发安徽煤企部分传统销售区域市场的激烈竞争。
2023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9.22万亿千瓦时,人均用电量6539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7%,增速比2022年提高3.1个百分点,国民经济回升向好拉动电力消费增速同比提高。各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3.6%、6.4%、6.6%和10.0%,同比增速逐季上升;受2022年同期低基数以及经济回升等因素影响,四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速明显提高,四季度的两年平均增速为6.8%,与三季度的两年平均增速接近。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延续快速增长势头,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逐季上升,第三产业用电量恢复快速增长势头,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低速增长,全国31个省份用电量均为正增长,西部地区用电量增速领先。截至2023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9.2亿千瓦,同比增长13.9%;从分类型投资、发电装机增速及结构变化等情况看,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趋势持续推进。其中,电力投资快速增长,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投资比重达到九成,新增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超过2亿千瓦,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煤电发电量占比仍接近六成,充分发挥兜底保供作用,火电、核电、风电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均同比提高,跨区、跨省输送电量和市场交易电量较快增长。
2023年,安徽省能源供需形势平稳有序,能源结构持续优化,电力需求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累计用电量32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电力保供能力稳步提升。截至2023年底,全社会发电装机达1.08亿千瓦,较上年末增加1598万千瓦;全社会累计发电量352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7%。分品种看,火力、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均保持增长态势,增速分别为10.3%、23.7%、6.8%,水力发电量下降32.8%。
公司是华东地区大型煤炭、电力综合能源企业之一,所属煤矿、电厂分布在安徽省内,其中煤炭生产、销售在安徽省内处于中等规模,发电效率居于安徽省前列。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以煤炭开采、煤炭洗选和火力发电为主的能源项目,对外销售煤炭和电力。截至2023年末,公司共有5对生产矿井。生产矿井核定生产能力分别为:新集一矿(180万吨/年),新集二矿(270万吨/年),刘庄煤矿(1100万吨/年),口孜东矿(500万吨/年),板集煤矿(300万吨/年),生产矿井合计产能2350万吨/年。公司控股利辛电厂一期(2*1000MW)和在建利辛电厂二期(2*660MW),筹备建设上饶电厂(2*1000MW)、滁州电厂(2*660MW)、六安电厂(2*660MW),参股宣城电厂(1*660MW,1*630MW),拥有新集一矿、二矿两个低热值煤电厂。
公司生产煤炭销往安徽省内及省外周边区域,主要用于火力发电、化工等行业,运输方式以铁运为主,汽运为辅,在区域内市场占有率长期保持稳定,积累了丰富优质的客户资源。公司控股的利辛电厂为大型坑口电厂,2023年度公司积极布局售电市场,利辛电厂发电效率、盈利能力均居于安徽省前列。
报告期内,公司全面践行“存量提效、增量转型”和“两个联营+”发展思路,狠抓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重点做好深化内部改革,紧抓布局优化和生产组织,强化经营管控,狠抓降本增效,拓展煤电联营规模等各项工作,确保了公司生产经营形势的总体稳定。
4.1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1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45亿元,同比增幅7.01%;营业成本77.50亿元,同比增幅12.10%。报告期实现利润总额34.3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09亿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37.96亿元,资产负债率59.15%。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高于同期,支付的各项税费低于同期。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公司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增多,同时带息负债规模同比下降,偿还到期借款同比减少。
②电力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19.84%,主要原因是电费结算方式变更,各矿(除板集煤矿)多结算20天电费。
④安全生产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12.60%,主要原因是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要求,自2022年12月起新集一矿、刘庄煤矿安全费用的计提标准由30元/吨提升至50元/吨。
⑥生产成本总额313,145.3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18%,生产成本主要集中在燃料成本,较同期降幅3.87%。
2023年,面对复杂多变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政府有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2024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从煤炭行业来看,近年来,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地缘博弈的大背景下,全球能源安全面临持续威胁,能源体系发生深刻变革,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能源安全问题凸显。尽管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有所下降,但基于我国资源禀赋和能源安全考虑,煤炭、煤电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主体地位仍未改变,依然是守护能源安全的“压舱石”、“稳定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46.6亿吨,同比增长2.9%,创历史新高。其中,全国原煤产量超亿吨企业为8家,比上年增加1家,原煤产量合计22.3亿吨,较2022年增加0.7亿吨,增长3%;全国原煤产量超过5000万吨企业集团达到17家,产量合计27.9亿吨,较2022年增加0.7亿吨,增长2.6%。总体看,随着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大型煤企市场话语权进一步增加。
从电力行业来看,2023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9.22万亿千瓦时,人均用电量6539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7%,增速比2022年提高3.1个百分点,国民经济回升向好拉动电力消费增速同比提高。电力生产供应方面,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9.2亿千瓦,同比增长13.9%;人均发电装机容量首次历史性突破2千瓦/人。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在2023年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占总装机容量比重在2023年首次超过50%,煤电装机占比首次降至40%以下。
从煤炭行业来看,展望2024年,在当前国际、国内及能源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下,保障能源安全仍是持续稳定发展经济的重中之重,预计国家相关决策部门将以更加战略的眼光谋划和解决煤炭行业发展的中长期问题,包括继续完善煤炭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进程、进一步优化煤炭中长协定价机制,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保供与节能、成本与价格等多元关系,保障行业发展行稳致远。
从电力行业来看,到2024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预计达到32.5亿千瓦,同比增长12%左右,2024年新增发电装机将再次突破3亿千瓦,其中,新能源发电装机将再次超过2亿千瓦。在新能源发电持续快速发展的带动下,预计到2024年底,我国新能源发电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13亿千瓦左右,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上升至40%左右,首次超过煤电装机规模。综合考虑宏观经济、用能电气化等因素,预计2024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9.8万亿千瓦时,比2023年增长6%左右。预计2024年全国统调最高用电负荷14.5亿千瓦,比2023年增加1亿千瓦左右。
“十四五”期间,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四个、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积极融入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淮河生态经济。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马群科技园金马路5号
邮编:210049
电话:(025)84350035 84361199
传真:(025)84351829
客服热线:8008281106 (025)84352391 13770730358(24小时)
E-mail:sales@xzxa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