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由农业农村部指导、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以“加强全产业链监测预警、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2024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农业展望大会是研判未来农业发展方向、释放权威农产品市场信息的农业盛会。2014年以来,中国农业展望大会于每年4月如期召开,发挥着指导农业发展、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备受国内外社会各界及农业各产业领域的高度关注。
随着全球奶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奶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而专业和高素质人才是推动奶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本次大会“奶类、饲料展望交流专题会”环节,伊利集团奶牛科学研究院培训中心负责人张俊杰博士带来的“储能蓄势、赋能共赢——奶业人才培育展望”主题报告,唤起了与会人员对奶业人才培育和发展的深入思考,特别是过去十年伊利集团在奶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有效举措引发了行业人士的深刻共鸣,也对未来十年我国奶业高素质人才成长有了更多的期许。
奶产业链条长、涉及饲草种植、良种繁育、奶牛养殖、数智分析等多个环节,当前奶业人才培养主要依托于农业大学、职业学院和企业内部培训等。教育课程通常涵盖畜牧学、兽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营养学、农业经济管理等领域;企业的培训往往又缺乏理论支撑和系统应用。因此在行业迅速发展下,现有的教育体系亟需创新升级,以全面满足高速发展的实际需求,特别是在创新能力、实践经验和技术应用方面。
伊利集团早在2010年就成立了“奶牛科学研究院”,构建了“产学研”综合赋能平台,利用全球资源、提炼了行业最先进管理理念、以线上赋能、线下培训、现场服务实战的模式,为行业培育奶业人才、提升行业整体人才素质。当前形势下,奶业发展正面临再一次转型升级,围绕奶牛繁育、营养饲喂、养殖技术提升等方面全方位加速高质量发展,促进奶业新质生产力形成,培育“奶业新质人才”。
留洋归来的90后“牛二代”周瑞尧在2020年回国后,接手了自家牧场的接力棒。从最初的不懂养牛,到带领牧场稳健提高和发展,周瑞尧从一名奶业“新兵”逐渐蜕变和成熟。刚接手时不满足于当时奶牛单产不到30公斤,他下定决心解决单产低的短板。通过伊利奶牛科学研究院驻场服务组的专项实战辅导,从标准化执行、饲喂配方制定、到精益流程改善等度制定提升方案,半年内单产便提升了3公斤。看到先进养殖技术和管理带来的成效,他又参加了伊利“牛二代”训练营进行系统化实战学习,并将学到的专业技术和管理模式应用到了自己的牧场。现在,牧场平均单产突破了40公斤,泌乳牛单公斤奶饲喂成本也降到了2元以下,走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谈及到“牛二代”身份转变,周瑞尧深有感触。他表示,这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率,更让他深刻认识到人才是牧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他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友好、年轻化且专业化的团队,他相信,人才是牧场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经过十多年行业人才赋能提升体系的不断探索与完善,伊利奶牛科学研究院围绕牧场运营、奶牛营养、奶牛繁育、兽医保健和原奶品质五大领域;搭建了“伊牛伊视界”养殖技术共享平台、“伊课堂”在线直播平台、“伊起赢”牧场学院三大赋能平台;开展了“牛二代训练营项目”、“牧业精英国际训练营项目”、“养殖技术专训班”三大赋能项目,构建了立体化行业人才赋能新模式。已累计为行业培养“牛二代”661人,培训牧业精英学员3002人,开展远程直播培训578场次,累计培训覆盖人数49.1万人次,围绕奶牛养殖全领域、全流程已分别著作了19本专业技术书籍,共计4.55万册免费赠予合作牧场,为行业培育懂技术、会管理、能创新、善实战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奶业新质人才”培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培育人才是基础,提升生产力是目标。展望未来十年,奶业人才培养将更加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数智化能力提升和应用。教育机构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开发符合行业需求的教育项目;政府提供相应政策支持,鼓励人才进入奶业领域,为奶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一是结合在线教育和实践教学,在实战中加强科学理论和技术的转化应用;二是跨学科融合,鼓励农业科学、种质科研、AI智能等多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三是强化生态合作,通过国际交流项目,提升我国奶业人才国际竞争力和全球视野;以及培养终身学习、持续教育的氛围和体系,鼓励奶业人才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
今年3月,伊利集团召开2024年奶源供应商高质量发展大会,启动了“伊利35-40工程”与“良种牛工程升级暨核心牛群建设”两大工程,目标是在降低养殖成本的同时实现泌乳牛单产在2025年达到35公斤/日,2028年达到40公斤/日,即达到平均年单产12.2吨的领先水平,提高全国合作牧场盈利能力。旨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以技术服务为重要支撑、以数智化为发展引擎、以绿色发展为可持续目标,切实帮扶牧场合作伙伴做好提质、降本、增效,打造中国奶业新质生产力,引领产业再次转型升级,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伊利全面升级全产业链人才赋能体系,作为两大工程落地实施的重要抓手及目标实现的核心支持举措之一,确保人才链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布局,形成以人才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以产业为支撑的良性循环,实现人才、技术和产业的高效配置,加速形成奶业新质生产力跃迁。
十年磨一剑,过去十年,伊利持续对行业、对牧场深入开展人才培育,通过近千人服务团队深入牧场一线免费服务转化,帮扶牧场、引领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通过人才赋能筑牢产业发展基础,通过应用转化实现产业提档升级,伊利全国合作牧场的奶牛日单产增幅突破13.5公斤,平均每年为合作牧场降低养殖成本4.1亿元,这“一升一降”帮助牧场增收达151.5亿元。面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亟须赋予生产力更多的人才支撑,方能实现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的跃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与持久动力。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中国奶业是朝阳产业,正是有了伊利集团等奶业龙头企业长期以来对人才培育发展的重视、推动,中国奶业朝阳之路才能持续走向更创新、更高质量的发展道路,展望下一个十年,“由大到强”的中国奶业未来可期。
4月20日,由农业农村部指导、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以“加强全产业链监测预警、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2024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农业展望大会是研判未来农业发展方向、释放权威农产品市场信息的农业盛会。2014年以来,中国农业展望大会于每年4月如期召开,发挥着指导农业发展、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备受国内外社会各界及农业各产业领域的高度关注。
随着全球奶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奶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而专业和高素质人才是推动奶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本次大会“奶类、饲料展望交流专题会”环节,伊利集团奶牛科学研究院培训中心负责人张俊杰博士带来的“储能蓄势、赋能共赢——奶业人才培育展望”主题报告,唤起了与会人员对奶业人才培育和发展的深入思考,特别是过去十年伊利集团在奶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有效举措引发了行业人士的深刻共鸣,也对未来十年我国奶业高素质人才成长有了更多的期许。
奶产业链条长、涉及饲草种植、良种繁育、奶牛养殖、数智分析等多个环节,当前奶业人才培养主要依托于农业大学、职业学院和企业内部培训等。教育课程通常涵盖畜牧学、兽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营养学、农业经济管理等领域;企业的培训往往又缺乏理论支撑和系统应用。因此在行业迅速发展下,现有的教育体系亟需创新升级,以全面满足高速发展的实际需求,特别是在创新能力、实践经验和技术应用方面。
伊利集团早在2010年就成立了“奶牛科学研究院”,构建了“产学研”综合赋能平台,利用全球资源、提炼了行业最先进管理理念、以线上赋能、线下培训、现场服务实战的模式,为行业培育奶业人才、提升行业整体人才素质。当前形势下,奶业发展正面临再一次转型升级,围绕奶牛繁育、营养饲喂、养殖技术提升等方面全方位加速高质量发展,促进奶业新质生产力形成,培育“奶业新质人才”。
留洋归来的90后“牛二代”周瑞尧在2020年回国后,接手了自家牧场的接力棒。从最初的不懂养牛,到带领牧场稳健提高和发展,周瑞尧从一名奶业“新兵”逐渐蜕变和成熟。刚接手时不满足于当时奶牛单产不到30公斤,他下定决心解决单产低的短板。通过伊利奶牛科学研究院驻场服务组的专项实战辅导,从标准化执行、饲喂配方制定、到精益流程改善等度制定提升方案,半年内单产便提升了3公斤。看到先进养殖技术和管理带来的成效,他又参加了伊利“牛二代”训练营进行系统化实战学习,并将学到的专业技术和管理模式应用到了自己的牧场。现在,牧场平均单产突破了40公斤,泌乳牛单公斤奶饲喂成本也降到了2元以下,走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谈及到“牛二代”身份转变,周瑞尧深有感触。他表示,这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率,更让他深刻认识到人才是牧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他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友好、年轻化且专业化的团队,他相信,人才是牧场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经过十多年行业人才赋能提升体系的不断探索与完善,伊利奶牛科学研究院围绕牧场运营、奶牛营养、奶牛繁育、兽医保健和原奶品质五大领域;搭建了“伊牛伊视界”养殖技术共享平台、“伊课堂”在线直播平台、“伊起赢”牧场学院三大赋能平台;开展了“牛二代训练营项目”、“牧业精英国际训练营项目”、“养殖技术专训班”三大赋能项目,构建了立体化行业人才赋能新模式。已累计为行业培养“牛二代”661人,培训牧业精英学员3002人,开展远程直播培训578场次,累计培训覆盖人数49.1万人次,围绕奶牛养殖全领域、全流程已分别著作了19本专业技术书籍,共计4.55万册免费赠予合作牧场,为行业培育懂技术、会管理、能创新、善实战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奶业新质人才”培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培育人才是基础,提升生产力是目标。展望未来十年,奶业人才培养将更加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数智化能力提升和应用。教育机构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开发符合行业需求的教育项目;政府提供相应政策支持,鼓励人才进入奶业领域,为奶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一是结合在线教育和实践教学,在实战中加强科学理论和技术的转化应用;二是跨学科融合,鼓励农业科学、种质科研、AI智能等多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三是强化生态合作,通过国际交流项目,提升我国奶业人才国际竞争力和全球视野;以及培养终身学习、持续教育的氛围和体系,鼓励奶业人才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
今年3月,伊利集团召开2024年奶源供应商高质量发展大。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马群科技园金马路5号
邮编:210049
电话:(025)84350035 84361199
传真:(025)84351829
客服热线:8008281106 (025)84352391 13770730358(24小时)
E-mail:sales@xzxaj.com